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

新闻评论论文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1篇

从我国广播媒体目前的节目构架来看,广播新闻评论的形态大致有四种。

1.附着在新闻资讯后面的短评。这类评论篇幅较短,字数较少,与前面的新闻信息互为一体,互相补充,是对前面新闻资讯的深入剖析和解读,起到一语中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具有鲜明强烈的观点,入情入理的分析,正确及时引领舆论的作用,向社会传递主流媒体的声音和正能量。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听到,在中央人民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里对一些能够引起听众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都要及时的配发短评,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但直到目前,有些地方台播出的这类短评,仍然无法做到生动晓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教成份严重,明显有报纸遗风,这种广播评论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新闻评论方式之一。

2.以整档广播节目为主的新闻评论栏目。以评说社会上新近发展的新闻资讯为主。在这样的新闻评论节目里,主持人的话语代表媒体的声音,对在受众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说。一般先由主持人叙述新闻事件原形,然后再对新闻事件进行简短的、富有特色的点评。比如我们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大飞说事》,主持人大飞首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资讯进行叙述,然后再运用具有个性化的口吻进行简短评说,以引导舆论。由于整档节目定位为新闻评论的风格,所以这是一档以主持人的声音传递媒体思想的广播新闻评论性栏目。

3.新闻调查式广播评论。广播记者对一起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采访、调查、追踪,如剥洋葱皮一样,层层拨开新闻事件的迷雾,还原事件的真相和本质,然后再配以新闻记者鲜明的观点和对事件真相的解读,让听众随着记者采访的脚步,步步深入,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对于新闻事件的是非曲直形成自己清楚明确的分析、判断,达到让受众了解新闻真相和本质,以正视听的目的,这类的广播新闻评论,大多是调查、监督类的报道,采取的是边叙述边评论的方式。

4.专家点评。专家点评式的评论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以及一些省市台的广播新闻节目,都有大量的评论员的声音,这些广播媒体都培育并拥有一支自己的新闻评论员队伍,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到场,阐达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态度和观点,引导舆论,告诉听众新闻事件的本质真实。听众对专家的解读更加信服和有说服力,从而增加了媒体的权威性和舆论引导作用。虽然经过几代广播人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广播新闻评论正在日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是距离让广播新闻评论真正能够成为媒体的号角、旗帜、灵魂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播新闻实践多思考,多动脑筋,在撰写评论的过程中,更多的、创造性地展示广播媒体的特色和优势,让广播新闻评论更加鲜活生动,达到受众入耳入心的目的。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广播新闻评论依赖广播媒体而生,所以,广播新闻评论离不开广播具有的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由此,广播新闻评论大致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快、新、活、短。

所谓的“快”,在各媒体对新闻争夺激烈的今天,广播评论要做到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解读,每一时间表态,以便吸引更多的听众,及时引导舆论。广播人要对于社会上形成的新的热点资讯,在百姓莫衷一是,难辨真伪的时候,告诉受众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情况,以及新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广播新闻评论能够做到快字,就会很好的契合听众的心理需要,去伪存真,解疑释惑,让受众明辨是非,以正视听。

“新”是指广播新闻评论发出的声音是独特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据充分,论点新鲜,在众多媒体中独树一帜,耐人回味,言之有物,经久不忘。所谓的“活”,是指的广播评论要写得鲜活,生动,通俗易懂,感情流畅,条理分明,能够感染人,鼓舞人。“短”是指广播新闻评论无论是短小精悍的短评,还是层层剖析的述评,其中评论的篇幅一定要精短,一语中地,不能长篇说教,言而无味。既然我们明白了广播新闻评论不同于其它媒体评论的特点,那么如何写好广播评论呢?要写好广播新闻评论,必须具备以下素质,首先,必须具备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心胸,有客观公正的立场,有透过现象,窥视本质的敏锐,要对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来龙去脉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领域有长期的关注和研究,并具备专业水准和眼光,这几种能力都具备,才能作到力透纸背,分析到位,观点正确,写出的评论才以令受众信服和满意。另外,在评论的表述上,要展现广播的特色,要有别于报纸和电视,体现一家之言。语言要通俗流畅,简单易懂,感情要充沛淋漓,能够感染受众,并且多用短句式,多用动词,让听众听得明白清楚。特别是在调查式述评中,还要充分体现广播媒体的特点,多运用一些典型音响,关键段落,要用大量丰富的现场音响和被采访对象的采访录音,增加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使新闻评论更有说明力。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2篇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日益深入,已经超出事件发生之初的表层含义。目前,大部分节目都强调帮助听众梳理事件始末,透过新闻现象揭露问题本质。简单来讲,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想突围,就需要加强深度报道。对于这一点,浙江广播电台的《浙广早新闻》节目就将自己的评论视角从表层的报道中解脱出来,将眼光放在事件的核心环节上,用全方位的思维报道问题背后的本质。如2013年《浙广早新闻》节目的一则新闻是讲日本奶粉出问题,引发消费者惊慌的事件。节目先调查了日本奶粉的生产和销售状况,再分析奶粉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又联系到人们对国内奶粉的不信任,于是开始转向代购奶粉,又从选择代购的原因深化到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失望,之后又指出国产奶粉质量不达标是由于政府对奶产品的质量要求不高,最后将所有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利益驱使。这种深入剖析新闻事件核心环节的报道方式,才能有效引导听众把握问题本质,深入思考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高质量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一定要把握好评论的“度”,评论节奏,内容长短都要合理,评论过短则无法揭露问题本质,评论过长又显得啰嗦。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短小精悍且内涵丰富的评论词更适合听众的收听要求。2014年的一期《浙广早新闻》对于重庆女大学生搭黑车遇害的事件,主持人以这样一句话结尾:“黑车不是关键,重点是提高女性自我防范意识,时刻在内心敲响安全警钟。防身术不是万能的,防患于未然才是实在。”短而有力的评语不仅揭露了问题的本质,而且也道出了解决的办法。

二、节目内容要具有价值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产生之初,其主要功能就是扮演政府“喉舌”的角色。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下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功能则是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其内容越来越倾向于揭示民生问题,监督政府工作,扮演着时展的思考者、监督者的角色。而要想提高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思想深度,就必须学会站在群众立场进行观察、思考和监督。2011年7月,郑州一处马上竣工的拆迁安置房发生大面积墙体裂缝问题。这一消息一经披露,河南广播电台《657新闻眼》节目组第一时间跟进,派遣多路记者深入采访,并及时推出《别让“问题砖”成为“问题人”的替罪羊》的评论节目,在节目中,通过设问对拆迁安置房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追问和思考,表面上的“豆腐渣”工程,背后还是不健全的监管制度在作祟。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管力度,才能真正确保保障房的质量,才能真正服务于民、惠利于民。节目一经播出,便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肯定与好评。2012年冬季,郑州立交桥下农民工刘红卫之死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是政府部门的问题吗?是社会人心的问题吗?还是保障制度的问题?不管我们怎样扪心自问,死者都无法再次醒来。据此,《657新闻眼》及时推出了名为《这个冬天有点冷》的评论,从人文色彩浓厚的评论题目,再到节目内容和结构安排,都拒绝高谈阔论、空话连篇,而是以设身处地的立场,将新闻事件与社会救助之间的冲突客观展现出来。通过充满情感色彩的质问,对当下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深入剖析。节目语言亲切又不失严肃性,让受众产生了深刻印象。此外,关于郑州市北部区域自来水管道接连爆裂,导致大范围停水的问题,栏目记者经过实地调查,揭露问题的根源,并及时推出了名为《爆裂的不仅是水管》的评论,迅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功推动了政府相关部门对自来水管道进行全面改造的决议实施。

三、评论形态要体现互动

顾名思义,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就是以评论为核心内容的节目,所以广播评论节目的评论主体、评论内容、评论结构的层次性非常关键。在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信息传播者的新媒体时代,角度立体化、主体多元化、结构层次化、形态“草根”化等成为了提高广播评论节目深广度和忠诚度的有效途径。互动性是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征与优势,不管是门户网站还是社交媒体,受众能够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最新信息,这就使得广大网络受众的自我表达更易实现,多元话语并存成为现实。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互动平台,加强与听众的互动交流,进而使节目评论的观点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评论的思想更加民主化。江西广播电台的《江广早班车》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到位。节目每日所谈论的话题,都会提前在节目官方微博和网站上进行公布,并通过全天整点档的《新闻追追追》进行滚动播放,让广大听众提前知晓。在节目中,除了特邀嘉宾的观点外,主持人还适时穿插听众的观点,并要求嘉宾对听众观点予以点评,其中不仅会出现相似观点,而且还会出现相反评论,赋予了节目很强的戏剧性,丰富了评论内容,增强了节目可听性。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3篇

通过阅评分析2010年、2011年度湖北省高校新闻奖言论类260余件参评作品,结合10多年选读校外各类媒体上的教育新闻评论积累的经验,笔者对教育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

1.体例不对。一是把只有标题和正文的简化版论文归为新闻评论。如某高校校报2011年参评作品《弘扬“延座”讲话精神,重建理想信念教育———从美术创作看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仅看标题,该文就应属论文,而非新闻评论。二是将新闻评论与杂文,特别是随笔混为一谈。这一类问题在教育新闻评论中最为常见。众多作者、编辑常常把一些应归为杂文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或者应归为议论性随笔的借事抒情、夹叙夹议的随手笔录,都视为新闻评论。也有一些作者、编辑把谈体会、提要求的讲话稿、发言稿误为新闻评论。

2.不够客观理性。最常见的是:作者在表发评论前不先核实“新闻事件”的真伪,不学习相关科学常识,不探询新闻背后的故事,而是只要有肤浅的表面“来源”,只要有“不平”、有“兴奋点”,就会快速板砖参与“群殴”,助推形成强势舆论。2010年轰动海内外的肖传国教授“锤打”打假名人方舟子案,从中央主流媒体到非时政报刊到网络媒体,以评论《从“抄论文”到“抄家伙”》为典型代表,迅疾不问青红皂白、一边倒地认定肖传国是因为抄论文遭揭露而雇凶抄家伙报复伤人,谴责他乃至学术界“学术道德沦丧”,直至质疑、批评国家的科技评价体制。科学允许、鼓励有意义的探索,肖传国的探索事实上也得到了国内和国际同行的认可。《从“抄论文”到“抄家伙”》等,评论员自我判定肖传国抄论文了,在立论上即成为了一个莫须有的伪命题。在这起媒体的极度喧嚣中,众多新闻评论的职业道德底线失守了。其二是失之浮躁或者带着成见,对新闻报道断章取义或者曲解原意进行评论。社会生活中群体和个体利益诉求出现多元化、复杂化已成为显性现象,评论者因而可以有法律规范内的,甚至逾规的评论;媒体市场化竞争也带来了发行量、流量、收视率等利益诉求导向,一些媒体的编辑、记者们愿意甚至乐于放行各类浮躁、带有成见的教育新闻评论,甚至推波助澜,做“标题党”人和在显著位置处理。其三是以偏概全,无限上纲,以不带有普遍意义的个案来诘责全部,来批评体制机制。一个大学生没钱上大学,评论者责难大学和国家高学费,教育投入、救助体制出了问题;一个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评论者责难大学和国家扩招,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一个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坠楼,评论者责难大学和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出了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大学、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相关方都应该反思、改善、提高,但有人、有人群、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就会有包括以上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出现,评论者应客观地、结合历史的和世界的眼光来分析评论中国的教育问题。其四是评论过于学术化、理想化,现实性、系统性、操作性不强。

3.选题陈旧。主流媒体、校内媒体习惯于老生常谈、泛泛而谈教育时政、学风教风、师德师魂、社团发展、各种浪费、占座位等,都市类报刊及新媒体则常年比较关注考试、贫困、腐败、意外伤亡、亚文化行为等。二者叠加,很容易导致教育的主流声音、核心价值不彰,群口骂教育。

4.新酒入旧瓶。中国的各级各类教育,不断会有新政策、新举措、新成绩、新鲜事涌现,评论却时时找不到一个新角度、站不到一个新高度,时时落入“旧闻旧论”,而得不到受众的关注。比如,评论者习惯于做口号式、标语式立论,体现在标题上,如,“抓实抓好”“真抓实干”“重在落实”“为……叫好”“为……努力奋斗”“也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等等。

5.标题不点睛。标题是评论的“眼睛”和“灵魂”,它与评论立论的高度、论证的质量和传播的效果呈直接正相关。教育新闻评论,特别是时政类媒体、高校校内媒体上的评论,在做标题方面还很显不足。一是用辞陈旧不新鲜大气,二是把评论标题做成典型的消息标题,三是标题没有表明态度或立场,四是标题散文化、抒情化、情绪化。

6.不得其解。一些评论,受众读得很费力甚至读几遍也揣摩不出作者的意图。一是一些作者爱用网络潮语,或拿网络潮语来说事隐喻,但作者选用潮语时应先看看评论的受众定位人群,要有所针对性,非大众化的潮语不一定适合随意随心使用。二是一些评论用典过滥,让受众阅读吃力、理解费力,甚至晦涩难懂,似懂非懂。三是概念表达不清,同一概念在同一文章中指代的内涵不一样,让受众发懵或者产生文不对题的判断。某高校校报一篇《中医之魂在传承》的评论,文中的“中医”,在不同的地方,可理解为“中医学”“我校”“中医药文化”等,从而成为一篇不知所云、缺陷明显的评论。

二、教育新闻评论怎么写

1.紧扣关键词,区隔开杂文。在当代,一些文体的体例呈现出交叉交叠、界限模糊的现象。但新闻评论与论文、杂文之间的界限还是有迹、有章可作分隔的。教育新闻评论,属性是新闻作品,也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述评、短评、专栏评论等,是对教育领域发生、发现的重大或鲜活新闻事件、话题、现象的分析和说理。②它的关键词是“新闻性”。其他几种文体没有或者不讲求“新闻性”。论文是学术类作品,是用来描述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也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③它的关键词是“学术性”。杂文是散文类作品,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多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④它的关键词是“文艺性+讽刺性”。议论性随笔,为散文的一种,有学者也将其归为杂文。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为其特色。⑤关键词是“自由性+抒情性”。新闻界著名学者邵华泽先生曾列出了8种常用的新闻评论形式:一是以中央和上级指示为内容写评论。这种评论能起到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的作用。二是配合中心任务和重大决策写的指导性评论。要求任务要明确,道理要讲清。三是针对一种错误倾向、错误思想或者是模糊观点来写的评论。要求问题要抓准,说理要透彻。四是为突出新闻的思想性为其配发的评论。要求结合紧密,要画龙点睛。五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评论。六是有关节日、纪念日以及重大活动的新闻评论。七是对敌进行论战的批驳式的评论。八是对某个问题进行理论阐述的评论。⑥

2.强化引导性,捕捉好题材。一是要心存敬畏,坚守底线。教育是一项管未来,涉及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每个家庭、每位公民最切身利益的神圣事业。评论者、编辑、记者从内心里应时时对教育存有敬畏感,爱护、支持、监督、促进教育的发展。可以监督、批评教育,但要客观理性、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改革创新写作思路方法,提高教育新闻评论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弘扬教育的主流价值,更多地释放出教育新闻评论和教育的“正能量”。二是要关注、用好四类题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先进典型、热点事件、教育(校园)新现象、改革新动态是教育新闻评论弘扬主流价值,释放“正能量”的永久题材,就看作者以何种角度去立论,去论证,去打动受众,引导舆论。

3.立论求新,做亮标题。立论新与标题亮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立论新,即为思想新,思想新往往体现在标题上。标题亮,则意味着立意新、旗帜明,意味着“吸引人眼球”,媒体喜欢,受众喜欢,传播效果好,引导力强。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4篇

(1)公共表达的文化体系与规范。公共表达缺少不了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的核心就是使用文化价值体系对事件进行判断。此时,文化体系和既有的文化规范就是对公共表达的一种制约,在进行公共表达时应该对现实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有清楚认识,并能够具有明确的是非价值观念,否则就容易产生价值认知上的边界模糊,就不能对事件和问题做出准确的评价,甚至给出违背现有文化体系和规范的观点,说出不符合社会先进文化的雷人之语。何谓先进文化?不同定义侧重于不同方面。简而言之,先进文化应该是促进人生存和发展的文化。[1]这是现代文化的核心所在。人们之所以需要文化,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其他。在电视文化评论时,必须紧扣这一点,并时刻以这一点为自我检视的视角。一个电视新闻评论员所做出的判断,所表达的观点,其基本的目的和意图,应该是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相反。即便一些电视辩论节目,为了节目效果,需要区分阵营和展开辩论,各方在立论时,也应该把握这个基本的原则,不能为了节目效果,说出违反文化体系的荒唐、滑稽的观点。

(2)公共表达的政策意识和修养。作为一种公共表达,其表达必须符合政策的规定。这里所谓的政策既包括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政策与法律,也包括中观层面上的机构和行业的行政法规,还包括微观层面上的部门的规章制度,这些政策层面的内容是对公共生活的最直接的指导和约束,是保证社会生活和行业运转正常有效的保证,是任何公民都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掌握了一定话语权的公共表达者当然应该遵守。而且,与普通的公民不同,公共表达者因为其所掌握的平台,因为其所做的工作,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更加敏感的政策意识和修养,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表达规范、准确、深刻。一旦他们在节目中传递出违反常识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观点,错误的观点就会因为他们的个人传播、大众传播被放大。

二、电视新闻评论员应具有的判断能力时评的核心是判断。

[2]对新闻事件或现实问题的判断能力,直接体现出作者的评论能力与评论水平。判断能力与知识积累和专业水平有关,有时评论之所以出现选题困难、立论困难,是因为作者对新闻与问题的把握,还缺少足够的解读能力。但判断能力又不仅仅表现为知识的积累与专业的水平,很多专家学者虽然能够写出深刻的论文,却未必会写时评,能够在镜头前面做出符合要求的表达。这时,评论意识就成为决定判断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意识决定了一个作者能否将储存的知识,转化为时评的判断和表达。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对评论意识进行排列和说明:

(1)议题感知的意识。议题设置的理论来自传播学,说得是,新闻传播者对事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话题重要性设置的能力。新闻评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议题的感知和设置:首先,作者要感知一下,哪些新闻值得选、需要选、必须选,这是对新闻议题重要性的感知。其次,作者要重新设置议题,按照自己认为的重要性原则,以评论的形式突出议题,以评论引导人们对事件重要性的认知。按照传统的新闻学的术语,议题感知的意识,也就是大局意识。一则新闻的评论价值,应该在大局的背景下体现。议题感知的指向,包括新闻本身的价值。这是构成评论价值的重要部分。一般而言,新闻价值越大,新闻所提供的可开掘的评论价值越大。新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为评论价值。当然,由于评论有比新闻更严格的价值评判标准,以及评论是作者所做出的个性化的判断,议题感知又指向新闻可供阐释的价值。此时,新闻不是主要的靶子,新闻是作者表达观点的载体,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才是议题本身。这也就是所谓的新闻选题的热与冷的问题——热指的是新闻本身的议题排序,冷指的是作者给出的独特的角度与观点。评论作者应能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2)事件解读的意识。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新闻的基本作用有两种:评论的由头和评论的对象。评论的由头,也就是评论的引子,评论从新闻的引用和评价说起,并不会对新闻作更详细的解读。评论的主体部分是作者的观点与论证,是作者做出的价值判断。评论的对象,则是评论分析的对象,评论的主体是对新闻本身作出判断:原因是什么,趋势是什么,未来会怎样。有学者将后一种评论归结为事实判断。无论是新闻作为由头,还是作为对象,在一个强调实事求是说理的时代,评论作者都应该注意对新闻的解读,将详细解读新闻作为评论的一种自觉和意识,即便解读的过程,在评论的表达中不用完全体现。在事件解读时,着重要注意两个真实的结合:细节真实、整体真实。评论写作需要细节真实,这是评论写作的切入点,也是评论的靶子。没有细节真实,评论就会失去其针对性,成为泛泛而谈。但有时,光有细节真实还不够,因为细节与整体之间可能还有着较远的距离,甚至违背了整体。以92岁院士做报告,新生趴着睡觉的新闻为例。若评论不认真解读新闻,不去分析有多少学生睡觉,睡觉的原因是什么,在报告的组织形式上是否需要反思,就会抓住所谓的细节,认为学生不懂得尊师重教,不懂得尊重老人,就会陷入一种情绪化的片面说理之中。尤其是,当新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事件,受众的兴趣点在事件本身,而不是价值判断时,更应该对事件做出深入而详细的解读。

(3)价值排序的意识。在电视评论节目中,为了营造一个热闹的舆论场,通常需要几个嘉宾各持己见,以便产生观点上的冲突,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思考的角度。但即便如此,人们在做出公共表达时,也应该有其正确的价值排序,让说出的观点符合人们所能接受的公序良俗,以及社会的法律法规,不能意气用事,不能故意唱反调。否则,一档节目虽然看上去十分热闹,嘉宾之间互动很好,但错误的观点也可能传播,嘉宾和节目的形象都会受到影响。对于嘉宾和节目来说,一次表达不仅仅是一次性表达,它是塑造嘉宾和节目形象与品牌的一个起点和累积。所谓价值排序,其实就是一个比较的过程。虽然一些观点独立地看有道理,但是在比较中,就必须做出排序。例如,法治优于人治,规则优于道德,科学优于愚蒙,人是目的不是工具,既要目的正义也要程序正义……这些排序在现实中已经成为常识。即便在观点产生纠结时,也应该将其厘清,以便让人们在激烈的讨论中,看出问题的核心与重点,看出价值的追求与坚持。以笔者参加的一档关于“被拐儿童如何安置”的电视节目为例。当一些嘉宾提出,将被父母亲手贩卖的儿童,交给购买的家庭抚养更合适时,必须先强调买卖儿童的行为是违法的,才能谈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即便因为现实情节和需要对那些购买的家庭不进行处罚,也应该明确这种行为违法的本质。否则,就给人以鼓励买卖儿童之嫌疑。

三、结语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5篇

(一)选题新闻评论的选题具有严格的标准,聚焦社会的焦点问题有的放矢,针对当前的现实问题进行选题,而不是不关痛痒,敷衍了事,做官样文章,同时新闻评论的选题不能泛化为学术性问题。韩寒的新闻评论选题善于以小见大,从他人的评论中发现新的问题,而此类问题往往都是符合当下社会的焦点问题。例如,其在《国人的奇特心理》一文中,从一篇报道刘国梁驾驶一辆价值百万的奥迪Q7的新闻引起网友一片骂声出发,诙谐地分析网民对于一个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和教练的经济水平的质疑原因,揭示出了当下普遍存在的所谓“仇富”情绪的缘由“一是穷,二是根子里的习性。”又如在《建国大业》一文中,韩寒从身边不易发现但又能反映普遍现象的细节入手,通过出演电影《建国大业》的演员大量是外国国籍这一现象展开论述,将更换国籍巧妙比作离婚,“在道德层面上是可以谴责的,但是在人格层面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同时也指出“一个国家有这么多艺人转变国籍,一定是有原因的”。韩寒的新闻评论的选题同样也侧重现实问题。韩寒一向是以“学院派”的对立面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也影响了他新闻评论的选题不可能进行单纯学术问题的探讨,而都是关注当下的现实问题。从《荆州挟尸要价》到《杭州的交通事故》,从《株洲的跨桥事故》到《被迫世博》等等一批新闻评论都是以当下最热的新闻话题为素材,都做到有的放矢,绝无空发议论矫揉造作。优秀的新闻评论者在选择评论方向时,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和独立的态度,韩寒的新闻选题结合他的文风和论述方式具备其自身特点。

(二)立论与驳论立论的新颖性和合理性一直是评论中所强调的,然而如今的立论面临一种结论常常趋同的困境,大体都是总结为靠加强监督、靠健全的制度、靠完善的法治等,在给公共政策和政府决策挑毛病时,在思维上往往也存在着某种制度上的“洁癖”。[4]而韩寒的新闻评论既遵循了传统新闻评论对立论的要求,同时由于其评论形式的多样性使得他的评论并没有受当下新闻评论中出现的流弊影响。韩寒新闻评论的立论与其选题有密切关系,其评论的范围通常切中时下热点问题或敏感事件,又由于他的独立思考因此敢于做评论的“出头鸟”。胡适曾说“勿以众人之是为是,勿以众人之非为非”,韩寒对评论立论的选择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站在大众观点一时的对立面。例如,其在《爱国,更爱面子》《我要两块钱!》《她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媒体说……》《不要动不动就举国暴怒》等一系列批判盲目爱国者的文章中,站在了大量带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爱国者”的对立面,针对“全民抵制家乐福”事件用或戏谑或严肃的口吻提出了自己的理性认识,揭穿了不少打着爱国大旗实则盲目跟风的愚昧嘴脸,同时也抵御住了大批盲目爱国者的“口诛笔伐”。另外在面对立论趋同的问题时,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独到评论,并没有在每篇评论中机械化地给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因此,在韩寒的评论中他没有以一个决策者的身份发号施令,而是一个发现者的角色看待问题。立论文包括了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而反驳只要有一个方面被证明是错误的,对方的观点就无法立足。韩寒的驳论是韩寒新闻评论文中的亮点所在,他运用严密的逻辑和诙谐讽刺的语言,往往能使读者面对一个严肃新闻事件时能够在发笑中看清事件的本质。在韩寒的《不要动不动就举国暴怒》中,韩寒针对CNN记者莎朗斯通在汶川地震后的“不当”言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面对大量批判莎朗斯通在汶川地震后提出的“报应说”文章时,韩寒的驳论从支持对方观点的论据出发,提出切实证据即是因为媒体记者的断章取义才导致大众对莎朗斯通言论的误读。当证明了对方论据的不充分、前提不真时,在不准确论据下所推导出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又如在《系统提醒你,以下内容包含不良信息》中,韩寒就有关部门的以保护青少年为理由,在国产和进口到中国销售的电脑上强制安装“绿坝”过滤软件这一消息进行反驳。他通篇正话反说,提出“我们的青少年,仿佛是一看见露点照片就要上街强奸;一看见第一滴血就要把刀捅人的;一看见历史真相就要暴力游行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都别让他们看见。又因为无法就一特定群体进行操作,所以索性就大家都别看见了。”从中反驳对方的论据无法支持论点,青少年并不是没有基本是非鉴别能力,而其“过滤”的内容又远远超过了能够真正对青少年造成危害的网络糟粕。因此,在驳倒对方逻辑中得出强制装上过滤软件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的结论。

(三)论证韩寒的论证方法多变,比喻论证贯穿其评论始终,而通篇论证方法又以演绎论证、对比论证、归谬法为主。以下笔者就后三种论证方法分别列出相关代表文章:在《不要动不动就举国暴怒》中,韩寒运用演绎论证的方法由一般性原理推出特殊结论。韩寒以媒体断章取义解读莎朗斯通的言论而引起部分“流氓爱国者”的强烈反映入手层层推导,通过分析网友的言论和境内媒体对莎朗斯通言论的做法,揭示出部分所谓“爱国者”只是寻找一个情绪的发泄口,而过分关注个别人的个别反对言论正是国民民族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我们是一个讲究家丑不可外扬的国家,自己扛着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当别人没有赞美的时候,那扛着的压抑就都要发泄到别人的头上。”在《莫名,我就仇恨你》中,韩寒就上海世博会韩国馆在网上引起的“69圣战”一事发表评论,运用对比论证将告诉“大朋友”的话和告诉“小朋友”的话相对比,将部分国民对韩国的态度和韩国的文化输出相对比,突出了进行“圣战”双方的不理智情绪并提出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他提出所谓“圣战”不过是“大朋友欺负小朋友”的游戏,大朋友也有年轻时,也有曾迷恋的偶像,而小朋友也应提高自己的品味。在对比论证对待韩国的态度时,韩寒从盛传韩国掠夺我国文化遗产的消息入手,也给出了诙谐的比喻“我不喜欢你,于是我编造了你来我家偷东西的故事,并且意淫了没偷着被我家的狗咬了的结局”,同时也从无聊的“圣战”中反思了“有聊”的为何韩国作为一个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居然可以向全世界尤其是中国输出了他们当代的文化和自主商业品牌。对归谬法的使用,韩寒绝对可算是个中好手。他假定对手观点的正确性,并用反语层层推敲同时兼之夸张而幽默的赞同,最终证明了对方观点的荒谬性。其中的代表文章如《我要两块钱!》《系统提醒你,以下内容包含不良信息》等。在《我要两块钱!》中,韩寒就纽约居民梁淑冰以及中国公民李女士委托律师对CNN及其主持人卡弗蒂由于辱华言论提出集体诉讼,要求赔偿13亿美元一事以归谬法进行了诙谐点评。韩寒为批驳部分国民过于在意别国部分人言论而反映出的民族自信心不强时,说“你CNN一句话,我们的精神得到了不可弥补的巨大伤害,那个谁,你轻轻松松随口一句,你知道中国人民遭受了多么大的刺激吗?全国人民几乎崩溃,大家都快成精神病了,你说,这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应该不应该赔?要你13亿是少的。”以反语对这一现象进行辛辣的讽刺,达到了肯定自身观点的效果。在《系统提醒你,以下内容包含不良信息》更是以夸张的想象推断在未来十年内过滤软件的不断发展造成的啼笑皆非的结果,反驳了过滤软件打着的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理由,透视出过滤软件的本质是“过滤”人们正当的权利。

(四)标题评论标题作为评论之眼,既是评论给读者的第一直观感受又是对整篇评论的精炼概括。因此,标题在评论中的地位十分突出。韩寒的评论题目风格多变,有直接以新闻为题的,如《荆州挟尸要价》《杭州的交通事故》《株洲的跨桥事故》《谷歌侵权门》;有用讽刺的反语为题的,如《马上会跌,跌破一千》《必须抵制法国货等》;有对评论内容巧妙概括为题的,如《一种重要东西的倒退》《爱国,更爱面子》《不要动不动就举国暴怒》《山寨立法》;也有用谐音的幽默效果为题的,如《为了食油,声讨百度》《小报告与胡指导》等等,其题目总是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吸引读者的关注,也能够巧妙的“以点盖面”。

二、韩寒新闻评论对社会的影响

新闻评论是改造社会、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一剂良方,其关涉到民主、自由和人权,关涉到整个社会的平等、公正与和谐。新闻评论对社会的具体意义在于:一是新闻评论对于一个民族的理性与智慧的品质的养成至关重要。二是新闻评论是公众参政、议政、监督权力运作的重要民主渠道。[5]由于韩寒较高的知名度再加上网络的快捷传播,其新闻评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不容小视的,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促进新闻评论独立性的加强新闻评论的独立性是新闻评论的灵魂所在,也只有不受外界条件左右的新闻评论才能真正地做到客观与公正,兼具自己独立的判断与思考。韩寒的新闻评论由于是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和通过将博客上的文章整理成作品集出版。因此,作为自由创作者在言论上与职业新闻评论者相比所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韩寒能够通过较为客观的眼光、独立的思考来看待社会现象,敢于做一时观点的少数派,这一特征集中表现在其针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写出的如《必须抵制法国货》《爱国,更爱面子》《她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媒体说……》《莫名,我就仇恨你》等新闻评论中。在众人针对一个敏感话题盲目跟风的时候,韩寒能够以相对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行评论,在评论中体现出了立论的新颖性的同时,运用坚定的态度和严密的逻辑对自己所坚持的观点进行论证,做到以理服人。

(二)促进公民写作的勃兴公民写作从字面上看,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以公民的身份进行写作,而不分地位和职业。二是为公民社会而写作。韩寒以公民的身份写作,借助网络的快捷性与传递性,向广大受众输出他自己独立的思想与见解,以新闻评论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民主与法制的诉求;为公民社会而写作,韩寒的评论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处于社会地位较低的群体有着自己的人文关怀。例如,其在《青春》《他人的生活》《马上会跌,跌破一千》等评论中都充满着为公民而写作,为社会而直言的特征。公民写作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打破了过去由少数评论员垄断言论写作的偏狭局面,代之以公众广泛参与、争相发言的场面。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6篇

目的决定手段和工具,要将新闻评论所涉及的思维彻底弄清楚,就必须了解新闻评论到底有何功能。就此而言,新闻评论教材中对其功能的阐述大同小异,一般包括宣传、解惑、批判、协商等,“新闻评论有着宣传鼓动、配合中心工作的作用;释疑解惑、研究社会问题的作用;针砭时弊、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提供讲坛、增强公民参与意识的作用”。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新闻评论功能的认知各不相同,早期多将其当作一种宣传工具,评论作者高高在上,对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或进行指导评论,或提供一定的思想意见,现多主张媒体评论的交流协商功能。王民将新闻评论划分为“解说型评论、辩论型评论、启发型评论、研判型评论、劝导型评论、褒贬型评论、纪念型评论、建议型评论”等八种,从这个分类来看,新闻评论教化民众的功能显而易见。近年来,一些新闻评论专著或论文则谈及新闻评论另一层面的功能:权力展现与协商交流。刘学义在《话语权转移》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建国后至今新闻评论所展现的话语权的转移,该书核心在于将新闻评论(言论)作为权力表达的一种工具。苏蕾在其博士论文《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一文中将新闻评论当作公共领域表现的舞台,并论证说强公共性表现在“文人论政”,而目前中国媒体言论公共性较弱。按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是指处于政治领域与公民私人领域之间的一种地带,其功能在于批判政治。

上述两种观点正如一体之两面,前者在于政治教化,其对象为平民百姓;后者在于批判,其对象则为公权机构。这两个一为驯服民众,一为驯服政治,但思路一致,其目的都是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说服的工具。而近年来,另一种将新闻评论视为表达工具的意见逐渐出现,此种观点意不在说服,发表观点仅在展现。新闻评论为言论而言论,就说服而言,其目的性消解。传统新闻评论重论证,重说理,而现代的评论则重观点表达,论证本身已成为历史。事实上,这种观点的产生一方面与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网络表达方式的变化关系密切。以“微博”为例,其140字以内的篇幅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评论论证的功能,由此,传统新闻评论中的论点和论证面临分离的境地,“微博”只要求将所谓的亮点或发人深思之点呈现出来。实际上这种趋势,早在中国大众化报纸(都市报)产生时即已出现苗头。我们知道当代新闻评论勃兴于都市报产生之时,为吸引受众的目的,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子媒体早已通过相应的编排手段或将评论中的经典论证或观点突出呈现出来,受众所要做的仅是一目十行地浏览一遍。另一方面与大众文化对意义消解密切相关。当我们将视野置于权力之上时,我们便发现,新闻评论在某种程度上摇摆于权力建构与权力消解之中。按约翰•费斯克的观点,大众文化的实质在于权力对抗,大众通过种种方式消解着传统权威。而方式之一就是娱乐化,将传统意义化为娱乐,从而使传统权威丧失,其另外一个方式则是将意义化为欲望,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就在于制造欲望,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意义丧失。权威消解的另一原因在于滥用、移用与模式化操作,以新闻报道中的专家为例,现在凡是新闻报道中都有专家的面孔,专家话语成为新闻报道的证据,无论此种观点是发人深省也好,还是流于客套也好,总之专家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才是最重要的。在新闻报道大众化的冲击之下,专家的论点被切割成无数价值判断,专家本应提供受众事实判断,结果受众得到的却是价值判断,专家权威消解便属自然。

就目前的趋势而言,新闻评论教化引导的功能已出现弱化趋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提出新闻评论公共性减弱的原因之一。当然,随着新闻评论功能的转换,新闻评论的另一种潜在的功能逐渐明晰起来,那就是新闻评论的社会整合和文化整合功能。其实,新闻评论的这种功能一直就存在着,只是由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发展情况,使得新闻评论的这种功能被掩藏起来。多元化思想的存在使得新闻评论宽容成为可能,而新闻评论出现“舆论引导”向“言论表达”的功能性转换,则使得我们分析新闻评论宽容之时注意引导性言论、表达性言论以及说服性言论的不同宽容限度。相对来说,由于“言论表达”性新闻评论其起点较低,作者文化程度较为有限,因此人们对其所持宽容限度较为宽松,基本上不设限度,法律是其最低限度,道德限度完全依靠自律。也正因为如此,个性化评论才能得以发扬光大,新闻评论多样化趋势才能得以延续。但是具体到拥有“把关能力”的传统媒体之上,这种宽容限度则因把关人的出现而有所加紧:2007年1月16日,《广州日报》刊登作者为文白石的读者来稿,题为《交通部给高家伟教授的“回信”》,文章以交通部新闻发言人的虚拟意见发言,以讽刺的手法写道:“收取的巨额养路费,有多少能用到养路上,又有多少拐进了冗员们的腰包,还是成为一本糊涂账的好。如果要算账,最多做到我们自己内部有‘数’就行。”18日《广州日报》以本报编辑部的名义刊文道歉。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B6“闲话”版刊登《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文中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评论,引起读者不满,5日该报即刊登《致读者》的道歉信。

二、新闻评论内容解读:从“信息解读”到“关系解读”

在传统社会中,我们对新闻评论的接收一般重信息、轻关系;而在现代新闻评论中,随着关系型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关系。此时人们的思维必须与之相适应,要从认识上了解关系型新闻评论,接受它并做出自己的行动。

(一)现象:新闻评论重信息传递,轻关系解读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达“说了什么”的文本,长期以来,其中隐含的“怎样说”的讯息为人们所忽视。注重观点而不注重观点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关系,使得作者们往往以一种主客体评价体系来关注新闻评论与评论中的“他者”,关系不平等由此而生,宽容意识成为一种奢望。纵观新闻评论的定义,无论其出于何时,“观点”、“意见”等始终是定义中的核心要素。“观点”与“意见”实际上是一种观点性信息,它与新闻所提供的事实性信息相对。以此种观点看待新闻评论,无疑将新闻评论置于信息的考量之中,但人类的传播除信息之外,尚有关系。美国学者凯瑞认为传播的观念应分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前者即为“信息观”,后者为“关系观”,两者共同组成人类传播的整体,缺一不可。多年来,我们对新闻评论的评价实际上仅从“信息观”方面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新闻评论的实践中不存在“关系”的表达。揭示新闻评论实践中“关系表达”不仅是认识新闻评论的需要,更是培养新闻评论宽容性的客观基础,因为“关系传播理论的共同指向是,交流者不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问题,需要的是创建一个新的思想假定,寻求接受差异的方式,以差异为依据去认识关系中存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永恒张力”。这点恰好与我们所提倡的新闻评论宽容不谋而合。关系传播理念通过关注“主体”与“他者”,逐渐形成一种以“平等”为特征的“主体间性”,如此而言,宽容在新闻评论中大量展现,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将指日可待。对传播中关系的考察实际上沿着两条路线运行:一为大众传播之路,早在1916年杜威曾说过一句令人费解的话:“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它就存在于传递与传播中。”詹姆斯•凯瑞把其作为考察传播“仪式观”的源头与灵感来源,其分析要点着眼于以文化研究为特色的大众传播研究,它们将思路着眼于“传递与传播中”,亦即传播关系考察。另一条路线是由“帕罗阿尔托群体”研究开创的人际传播关系研究。瓦茨莱维奇、比文和杰克逊提出了关系传播的五条基本原理(1967):“一个人没法不传播;任何一次谈话都包括两个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交流总是能够把互动行为组织成为有意义的模式;人们同时使用数字式和类比式符码;交流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和匹配问题。”这五条原理表明人类的生活中充满着关系的表达与关系的确认。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无论是源于大众传播的文化研究还是源于人际传播的关系传播,它们的繁荣与发展期大约都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都是重视“人们是怎样说的”。虽然“说了什么”和“怎样说”同时处于一个传播过程之中,但是伴随着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出现,“怎样说”无疑成为人们感兴趣之点。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关系亦是一种信息,陈力丹将“关系讯息”分为社会角色的讯息、伦理的讯息和礼节的讯息。朱迪•伯古恩等人归纳出关系传播的十二个主题:“宰制、亲密、喜爱、介入、包容、信任、肤浅、情感唤起、镇定、相似、礼仪性和任务———社交指向。”李特约翰将其归纳为四个基本的、独立的层面:“情感唤起、控制和礼仪性;亲密和相似;直接性(喜爱或吸引);宰制———顺从。”这些关系传播的主题具体表明了关系的内容,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据此而言,把握传播的关系也就把握了人,把握了关系也就把握了传播本质,因此有学者断言:“传播的本质是寓于传播关系的建构和传播主体的互动之中的,传播是社会关系的整合,并且关系总是按照自身的意志来裁剪传播内容的,传播是通过一种被传播的内容来反映或说明一种关系的。关系高于内容,关系影响内容,关系决定内容。”将新闻评论由“观点观”发展至“关系观”,将使我们对新闻评论的认识前进一步,由此更能意识到宽容对于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二)原因:社会变动媒体自身发展变革导致关系备受重视。对于大众传播中关系研究的重视主要源于人们看到大众媒体作为一种宰制性力量日渐增大,由此揭示、批判这种关系成为学者们的主要研究动力。相对来说,人际传播中对于关系的注意,其目的明显不同,它主要是出于一种功利性的需要,如加强人际关系,更好地进行交流。随着现代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达,社会日益扁平化,传统大众媒体与受众间的不平等关系逐渐被网络媒体所塑造的平等关系所代替,传统观点与信息的功利性需要逐渐为关系型需要所代替。表现在新闻评论中,则是大量来论的出现,新闻评论迅速由媒体专业化制作变为大众化表达。新闻评论在功能上也逐渐从“舆论引导”向“言论表达”转变,评论中的宰制关系变为平等关系,关系开始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就社会发展而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模式的固化使得强调关系而非观点的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传统新闻评论强调其承载一定的观点,一方面出于政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出于功利性的需要。当社会稳定之时,观点传递功能逐渐减弱,关系加强或者说仪式功能逐渐得以突出。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平稳,社会安定,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因此从宏观的大的社会背景来看,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并无多少吸引力,因此在评论宏观大事件之时,新闻评论信息性功能自然丧失,“老生常谈”成了此类新闻评论的主流,新闻评论出现“仪式化”的转向。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国家主流话语体系建构完备,形成了极大的话语力量,这类新闻评论亦使得大量关系性新闻评论显现出来。如纪念日评论、重大事件评论等等,这些评论的论点不可能出现重大的变动,因此其“言说”的方式比“言说”的内容更为重要。尽管如此,一些涉及到私人问题、民生问题的新闻评论,其信息性依然相当强,这也是这类评论存在和发达的理由之一。媒体中时评的发展而非党报社论的发展充分显示出这一特色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上述两类新闻评论中没有“信息”或没有“关系”。与此同时,党报评论系列中类似于理论文章的“任仲平”、“郑青原”篇目的出现则是党报评论在加强关系性力量的前提之下,展示“信息”的一种手段而已,它们所做的是力图通过其评论为整个社会瞭望。就新闻评论自身发展而言,新闻评论作者群体变大,导致关系型表达大量出现。随着新闻评论作者群体增多,表达方法与表达模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尽管有媒体提倡新闻评论随意而为,但大量涌入的非熟练写作人员,使得新闻评论模式化越来越明显。尽管有人对此提出批判,认为“时评”正在变成一种“脑残文体”,但是从关系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类“时评”失去了观点,却加强了关系。因为模仿使得新闻评论模式化,新闻评论呈现的信息日渐减少,其冗余与熵的比越来越大,从而使得不确定性信息减少,但在人们的表达过程中,体现于表达之中的关系却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呈现出“关系”性信息。

(三)实践:信息与关系缺一不可,关注评论关系功能新闻评论关系观源于人们对作为文化的传播观念的重视,实际上至少强调作为信息的传播观与作为文化的传播观并重。新闻评论关系观的发展表明观点信息在发展过程中将会慢慢失去其指导意义,关系对社会的建构作用将日渐体现出来。就新闻评论作者而言,我们首先要承认新闻评论的关系建构作用;其次要能识别;再次要主动写作这类关系性作品。因为它们是文化传承与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当然关系性新闻评论写作也应注意方式方法。传统关系性新闻评论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表达,它重关系的“宰制”,缺乏相应的人情味,因此在接受上容易产生问题。现代社会的新闻评论仪式化一则要从作者群体上考虑,提倡个人写作,提倡新闻评论个性化、情感化,但是有一点要提及的是无论这种新闻评论如何个性化、如何个人化,其对于政治与社会要有整合作用,而非起分裂与分化的负面作用,它所建立的关系重对话与交流。陈先红将关系传播构建的关系分为“‘社会层面’的关系、‘文化层面’的关系和‘人际层面’的关系。社会层面的关系体现一种以社会分工信息为主的角色关系;文化层面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以文化信息为主的价值观关系;人际层面的关系体现了一种情感关系。”新闻评论中特别强调的是其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关系,要将社会、文化以及人际层面的关系置于短短的评论之中,其目的并不在关系自身的维护,而在于政治仪式上的思想整合和文化仪式中的社会整合。相对来说,我们对于关系的把握较难,原因之一在于识别新闻评论中的关系相对较难,因为“关系总是与传播联系在一起,无法与之分开;关系的本质是由群体成员的传播行为来定义的;关系通常是以含蓄的方式———而非明显的方式———来定义的;关系是在参与者之间的长期谈判和协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是个动态的过程”。其次,关系的表现与展现是个自然的过程,人们往往在不自觉中将关系呈现出来,如宰制性评论其言辞、其口气、其论点都强调不容辩驳,因为它们的内容与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党的决议以及相关法律;最后,人们难以把握关系与人们的思维习惯密切相关,很多情况下,人们根本不会意识到新闻评论传播中尚有关系这回事。从受众层面来看,了解新闻评论中的关系,识别其内容,可从“矛盾、变化、实践和整体性”等四个层面进行。“矛盾是对立面之间的紧张关系,包括聚合———分离、表达———不表达、稳定———变化”三个矛盾结。此时,我们关注的是新闻评论中的内容,这种关注有赖于受众的以往所见。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7篇

民生新闻因为关注的大多是群众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有的事情在别人看来,甚至小到不值一提,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一件大事。对于此类事情,作为“来自百姓身边的报道”,只要有代表性,栏目都会选择让记者来关注。但是,面对这类事情,当事人提出的要求,听起来虽然合理,但是,细查国家的相关法规,却未必合法。《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小区住户的房子才住了一年多,玻璃忽然破碎,物业起初答应修理,后来又反悔。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普通住户,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这肯定是玻璃质量有问题,物业应当无偿为住户更换新玻璃。但是,当记者查阅了相关法律之后发现,玻璃等设施的保修期为一年,也就是说,虽然这块玻璃的使用时间大大短于正常的使用时间,但是,依照相关法律,物业没有免费维修的义务,应该由业主自己请人修理。虽然说,站在用户的角度,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挺烦心的,但是,不能情大于法,在评论中,媒体的观点一定要有法可依。不能因为一时情绪,发表与法律规定相悖的评论。

二、评论应多引导,少指责

现在的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中,消费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也是很大的一个部分。这种新闻,除了要求记者前期采访调查到位之外,后期的评论也很重要。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将小纠纷升级为大矛盾。评论应该多加引导,少去指责。《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甲乙两家人发现自家后墙一米处有返潮的现象,有的墙皮甚至已经开始脱落,他们认为,是墙后的邻居丙家院基过高,花带的水下渗导致的,邻居丙却不这样认为。为避免自家房屋受到更大损失,甲乙两人愿意自费将邻居花带处抹上水泥,但邻居没有明确表态。面对这种现象,在评论中,就不能一味指责邻居丙,而是引导她,不用自己花钱,就可洗脱嫌疑,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把邻居家的烦恼消除了,自家的日子不就也能更和乐了吗?从正面积极引导,不说谁对谁错。民生新闻关注的很多纠纷,有时说到底,很难分出对错,对当事人来说,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因为一档新闻栏目更和谐,记者也算没有白忙活。

三、语言轻松幽默,少用官话套话

电视语言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主持人应该努力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语言节奏。切忌掉书袋抖知识,引用书中的名言警句。例如,在我台民生新闻的一条新闻评论中说,“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即使做不成小棉袄,做个小背心也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奉劝那些做儿子的,别忘了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比板起脸来给大家讲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子女如果做不到,将会受到法律惩处的效果要好多了,而且,这样说,观众也爱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劝导。

四、评论是为配合新闻而发,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8篇

(一)研究样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辖1市7县,属“国家西部大开发”区域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核心区域。湘西自治州团结网(以下简称团结网)于2008年开通,是湘西目前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含首页、新闻、人文、旅游、房产、汽车、体育、休闲、图库、论坛、信息等17个频道88个栏目。团结网同时是湘西自治州党报《团结报》的官网,网站新闻频道开设有湘西时政、全民记者、团结时评、百姓故事、武陵新闻、记者文集栏目。团结网作为州内最大的网站,在新闻报道、团队成员、经费保证、事件点评等方面都有优势,团结网新闻频道比之《团结报》有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团结时评栏目针对州内外事务进行评论,包括了刊发在《团结报》的新闻评论(转载除外)。笔者通过对团结网的团结时评栏目进行分析,从舆论监督的视角考察团结时评的现状如何?为什么是这样的状况?通过对团结网团结时评栏目进行浏览,选取了2013年1月至12月的时评进行分析,共取得样本265篇。

(二)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以篇为单位对团结网团结时评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量化统计。

(三)研究对象分类为了考察团结网团结时评评论题材、监督力度、观点立场、态度褒贬等,特对评论进行以下分类。1.评论内容。根据新闻评论的评述内容将其划分为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文教评论(含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文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工作评论、国际评论以及社会问题评论等。[7]由于团结网的地域限制,外事、国际评论上基本不涉及故而在统计时略去这2类。2.评论对象的区域归属。根据评论论说对象的区域归属地将评论划分为本地(包括湘西州府吉首市及下面各县市)、外地、泛指3类。评论对象如果是思想、价值观念、流行的社会现象等归入泛指类。3.评论话语立场。根据评论作者的话语态度将评论划分为肯定、否定、中立3种。评论话语为赞扬、欣赏、积极的归为肯定类,评论话语为批评、消极的归为否定类,如果评论只是单纯对新闻事件、现象、价值观念进行讨论,并不表明好恶或对错观点的归为中立类。4.评论作者。依据作者不同将评论分为团结网作者和其他作者2类。由团结网专业媒体从业人员撰稿的归为团结网作者类,包括个人署名评论和集体评论(集体评论很少)。其它表明作者身份来源的归为其他类。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一)研究发现1.时评评论题材雷同评论题材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社会、经济四类,其中又以政治题材类为最(见图1)。政治类题材占到了团结时评的50%,主要是关于政治学习、政党工作、部门工作作风、基层工作、文件规定学习等方面的内容,比如坚持推进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严治党关键要从严治吏、科学培养选拔好干部等。这些评论写作的角度是从上而下的、官本位的,都是从政府立场、官方立场肯定和否定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此类评论不是对新闻事件的讨论,更类似于布置工作的文件和对上级文件精神的解读,给受众一种距离感,这些评论如同官员板起脸来教训下级的讲话。此类评论在时效性方面也多有欠缺。思想类题材评论也多从思想政治的角度关注并进行讨论和点评,比如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警惕官员腐败、基础工作要联系群众等等。经济类评论基本上是关注湘西当地旅游业发展以及当地特色产业发展。2.时评评论针对性不强团结网时评的评论对象和内容泛指的较多,评论针对事件指向区域上,外地和本地的不相上下(见图2)。对象泛指的评论内容多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念,比如要孝敬老人、批评公车浪费、关怀弱势人群、净化网络文化等。指向本地的评论对象主要涉及湘西州旅游业及县市乡镇政府工作,如打造湘西特色旅游、对泸溪经营流转权的思考。指向外地的评论依托的新闻由头主要为发生在湘西州以外的事件,这类新闻由头是由其它媒体主要是中央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新华社等)提及的新闻事件。3.时评话语立场缺乏“针砭时弊”从团结网时评的话语立场上看肯定、中立的评论比例差别不大,持否定立场的评论比重较小。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3%、41%、16%(见图3)。评论话语为肯定的内容多关涉政府工作、党风建设和湘西建设,话语立场为否定的评论多为对外地事件的评论,如评论“‘小村官’贿选凸显出‘大问题’”一文,以浙江查处了多起“村官”换届“贿选”案以及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贿选”院士的丑闻事件引发对此类事件的点评,持否定态度。团结时评话语立场为中立的多为评论对象泛指的评论,评论不涉及具体的地方、人物或新闻事件。4.时评作者来源单一通过对团结网时评作者作身份考察,发现时评作者基本为团结网作者,其他作者的评论仅占全部样本的27%,且这部分作者主要来自州内县市乡镇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比如“基层检察机关改进作风应从三个方面着手”由湘西所辖县龙山县检察院胡玲芳所写,“关于开展好医院民主生活会的思考”由湘西州人民医院王进所写。

(二)原因分析通过对团结网团结时评12个月的样本分析发现,团结时评题材雷同,主要为政治类评论,采取官本位的写作立场,关注的事实多为政府工作。话语立场关于政府工作肯定的居多,引导多于舆论监督。团结时评在针砭时政、促进社会公正、公权力监督等方面监督力度欠缺。究其根源,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生态的困境和地方媒体人观念的偏差共同导致了新闻评论监督的疲软。1.媒体管理体制桎梏。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我国媒体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媒体功能经历了从宣传引导到信息提供的转变,媒体行业出现了党报党刊、市场化媒体、专业化媒体的分化,但所有媒体都必须接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最终领导。地方媒体从属于地方行政权力机关,在某种程度上,党和政府对媒体的这种领导是行政权力在媒体的延伸。由此导致地方媒体舆论监督与地方权力机关的空间距离和权力距离都非常的狭小,很难有突破的空间。在这样的一种政治体制中,媒体的舆论监督就存在先天失足的隐忧。地方政府可以直接迅速的通过报道内容批示、公开批评、直接的行政干预等多种形式进行介入媒体报道,进而桎梏媒体舆论监督的力度。2.地方媒体社会影响力羸弱,或者说地方媒体缺乏进行舆论监督的资本。布尔迪厄指出,资本是在一个特定社会领域的有效的资源,资本既指经济资本也可以指象征资本(社会、文化资本)。资本多寡的获取与其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紧密相关,同时也对行动者的行动力有重要影响。地方媒体匮乏的资本(受众少、社会影响力、经济能力弱)导致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疲软,地方媒体与被监督主体进行博弈对话的空间狭窄,由此间接导致地方媒体对其从业者的“保护力”不足,即不能给那些勇于承担舆论监督的地方媒体人提供“护身符”,使他很难利用社会的声援来对抗各种显性的、隐性的舆论监督反对者。一次舆论监督对地方媒体人的后果可能就是其职业生涯的终结,出于理性人选择,地方媒体人普遍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失声或降声。3.地方媒体观念偏差。首先,对地方媒体的功能认识偏差导致地方新闻评论以正面宣传为主。一直处于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媒体主要定位于为宣传引导,对于媒体的信息提供、社会整合、舆论监督功能认识不足。在大问题上满足于等待上级指示、高唱赞歌,缺乏独立思考和直面问题的勇气。其次,虽然媒体已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但对于三线、四线城市来说,地方媒体一家独大导致地方媒体竞争、创新动力不足,地方媒体的传播理念落后保守,导致地方新闻评论题材形式单一,官方话语主导,缺乏对公共问题的深入讨论。第三,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引发民众讨论。网络平台的团结时评流于形式没有利用网络交互传播的特点吸纳多种声音,民众的声音没有被听到。

三、结语

虽然我国的舆论监督存在体制困境,但并不是说地方媒体没有舆论监督的言论空间。无论哪个国家,新闻媒体都是执政党的重要执政资源之一。执政党为巩固可以借助新闻传媒的力量巩固执政地位。而如何使用新闻传媒,又考验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8]地方政府无疑也需借助传媒促进地方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人民监督权力,构建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以合理的制度对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进行预防、制约和惩罚。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具有揭露权力腐败,推动权力运行的公开的功能。新闻传媒作为人民的喉舌,具有两大主要功能:一要经常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呼声、情绪;二要代表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政府及政府各部门进行舆论监督。[9]作为舆论监督重要形式的地方新闻评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一)利用地方媒体新闻评论进行舆论监督要因时因地制宜新闻评论揭露问题的时机把握要恰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比如新闻评论就地方公权力的某一滥用行为发表议论时,可以选择在问题得到当地政府批示或得到来自高层行政机构的高度重视时进行,这样可以提高新闻评论监督的频率和力度。再则地方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对象可以拓宽至低一级的国家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新闻评论可以就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不合理行为进行评论,引起高一级行政部门注意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地方新闻评论进行舆论监督时可以适当避开政府神经敏感的“高雷区”(政治问题),但可以对政府某一具体的行为方式进行评论,以推进政府工作方法的改进。对社会普遍讨论的社会丑恶现象、腐败现象、公权力滥用现象,地方新闻评论可以寻找新闻由头进行评述,提看法,找原因,适时的批评警醒可以更好地推进地方政府工作。新闻评论舆论监督功能的地方针对性要强,在批评揭露问题的时候,要结合本地工作特点,针对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群众日常关注的问题进行评述,这样才能引起本地群众的共鸣,形成讨论的氛围,了解群众真实的看法,进而沟通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

(二)地方媒体人应改善新闻理念,认清新闻评论在新环境下的功能定位在现在媒体信息过量、媒介种类多样的时代,新闻评论要精而当,摆事实讲道理时应该避免口号式的假、大、空的语言,否则容易遭到受众的厌弃。语言风格也不必一味的严肃古板,可以适当活泼、泼辣一点。网络时代新闻评论要善于从网络新闻、社交论坛、重大网络事件中发现问题,进行地方工作评论。地方新闻评论应从民众角度针对地方公共事务、民众关注焦点进行直接的讨论,对于一些重大的公共事务,可以利用地方媒介平台和媒介活动策划一系列的讨论,吸引来自地方上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讨论,而不是局限于媒体内部或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内部做评论。如湘西州吉首市的道路拥堵、出租车拒载、民间融资崩溃等事关民众和政府工作的问题都曾在湘西生活网上有热的讨论和较高民众呼声,地方媒体新闻评论应该适时跟进。网络评论应该开辟留言板,邀请民众进行观点交流、互动,推动对事件观点的深入讨论,发现大众的声音,反映大众的声音,有利于及早发现和解决地方工作的问题,这种互动形式是和新闻的发展规律相符合的。